UID4
积分17077
回帖11
阅读权限150
主题5352
精华2
日志0
在线时间241 小时
注册时间2013-5-28
最后登录2023-4-30
网站编辑
- 好评
- 87
- 金币
- 10893
- 激情
- 811
- 注册时间
- 2013-5-28
  
|
37岁的衢州人陈某只是一个沉醉在游戏室里玩捕鱼机的赌徒,然而,从2010年开始,他冒充公安部禁毒局的一名一级警司,“空降”到衢州办案,以民警的身份招摇撞骗整整5年。
2 N" z% C& B' s* Y' {2 A5 U5年来,他以警察的身份“骗”了一个老婆,还有了一个女儿,身边亲朋好友的钱也都被骗得差不多了。7 J# i4 A3 A( i6 Y
更令人称奇的是,因为演技好,在案发前,他的谎言一直没有被拆穿。在接受审讯,陈某甚至说,冒充民警的时间长了,“有时候走在马路上,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就是一名警察。”
) X, `1 W! H5 D* V4 I/ h2 t入戏太深啊!' `' q% x0 _6 n, k7 o5 H
派出所民警宾馆查房0 h( P1 Z: ?3 v8 }/ A4 Q9 g
偶遇一位很有范儿的假警察
* ]% y( j1 b' U( F9 a" e2015年5月上旬,忂州市柯城区荷花派出所民警对辖区某宾馆进行清查时,偶遇陈某。
& T( \& r6 `, r( ~/ G7 t5 {, ]8 Z; z今年37岁的陈某身高只有1米70,但体格较大,身穿黑色警用棉T恤、警裤,加上一双发亮的黑色皮鞋,外表看上去相当有领导范儿。
" b( l2 ?, v& ^! T6 t% s C; V$ V民警要求陈某出示工作证件。
4 B+ I* b+ b! {4 q M L陈某出示了一张名为“陈某某”的警察证,上面写着公安部禁毒局的一级警司。0 c, j' D* }# ?# n4 V- q+ ]
民警随即发现警察证上的警号和警服的警号不一致,便进行了核查。 `5 W" R0 L4 l
面对民警询问,陈某先是虚张声势自称到衢州办理涉密案件,详情无可奉告等。见面前的民警并没有被公安部的名头唬住,实在无法蒙混过关,陈某只好承认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公安部禁毒局民警,所有的警用服装、证件等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
7 n; z5 D+ }( N2 h" P民警随即将有违法嫌疑的陈某传唤回派出所接受讯问。
" Q' o4 r$ I5 q5 i$ Q经常穿警服在朋友圈晒太忙' b4 G& b4 V' f2 y4 x) Z2 M' I
但真相却让人惊掉了下巴9 Z: a4 V5 s) B) }6 e
原来……, S' ?. S# k% X' _
陈某每天从事的不是抓毒贩,而是在游戏室玩赌博性质的捕鱼机,是个赌徒。少则输数千元,多则两三万元地输,花钱如流水。
; y# q. L) G1 C/ j, N& I, H- n) z陈某从小便崇拜警察,特别是缉毒警,觉得警察穿着警服的样子特别威风凛凛。但是,在生活中,他又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周围的人亲戚朋友要么是工作好,要么自己创业,而自己却是一事无成,30多岁了,却连个老婆也讨不上,很是灰心。+ o4 z+ |9 P' E- e5 q
陈某经常浏览网页搜集一些关于警务工作方面的信息,了解警察的工作流程。0 r0 Y. I& K, g* M" r- |
因为喜欢,所以学起来快。陈某很快懂了些门道。2010年,陈某从网上购置了假的警察证、警服等,开始了自己的“警察生涯”。
$ F/ X; C4 d f5 |- A/ K经过“包装”,陈某再和别人交往时就有一套说辞:公安部禁毒局的一名外勤民警,之所以常年驻在衢州,是因为抓捕毒贩的需要。. M+ m5 E- d- E& _6 _" u
让陈某没想到的是,“公安部空降民警”这个身份,竟真的吸引了不少人和他来往,并为自己带来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好处。
( Z s$ q& P4 G/ ^# |6 R0 E2 z陈某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自己的警服照,QQ空间里也经常发自己在加班熬夜的图片。在外人看来,陈某绝对是一个敬业爱岗的好“民警”。
; _0 G k% ?( y* S% d( i3 T% t陈某经常打着办案的幌子,问朋友借车外出,称要跟踪毒贩。他还经常“不慎”穿着“公职”字样的警服出现在朋友面前,时不时还从口袋里露出自己的警官证。言谈举止中,更是有意流露自己在公安系统的关系圈,可以帮别人摆平很多难题。总之,他的一切都让朋友们佩服、羡慕。大家都觉得他能力很强,在社会上吃得开。; [+ H" A/ ]$ D* g0 H
他用警察的身份骗了个老婆' L Z6 ^6 [* o. e4 v6 i
还骗了很多亲戚朋友的钱
$ s- O( t. b* ~; I$ H' s两年前,30岁的衢州姑娘阿莲看上了乔装成警察的陈某,如今二人已经有了一个9个月大的女儿。& x# `, W$ I5 A1 B; @! d/ V
在妻子面前,陈某一直自称是缉毒民警,无论婚前还是婚后。7 a; \6 @6 j# b: q& a% \( g; n- n4 i
阿莲开始时也有过怀疑,经常问他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但每次陈某都以自己的工作性质特殊,需要保密为由搪塞妻子。陈某甚至还神秘兮兮地跟妻子说,自己的工作是机密,不能和亲戚朋友说,否则会受到纪律处分。 [/ k/ F- A l* j
后来,阿莲相信了这套说辞,不再问他的工作。陈某经常自称去外地出差办案,每天早出晚归,阿莲还心疼地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
0 Y; P2 R. V9 E0 J直到陈某落网之前,阿莲一直认为陈某就是公安部禁毒局的外勤民警。
, Y$ H3 M6 D) o8 N9 N除了抱得美人归,陈某开始利用禁毒民警的身份骗钱。# ]: }1 A3 v" E7 I% d% `& ~
2014年12月,一位朋友张某找到陈某,希望帮忙想想办法,让其吸毒被抓的家人免于强制戒毒。
+ k6 j# [& X8 A+ o陈某随即表示自己可以通过关系找领导替张某的家人进行活动,并向张某索要了人民币4万元作为疏通关系的费用。
4 ~# ?+ \0 e4 K
1 S; \" a: U) w7 l. i3 F
) K6 T$ W2 a! Q, O5 z6 H时隔一个月左右,另外一名朋友徐某也找到陈某,表示可以出钱,希望陈某帮忙把其正在强制戒毒的家人保出来。陈某当即表示可以帮忙到公安部去找关系,并索要了6000元人民币和若干财物。这两次骗取的财物,均被陈某赌博挥霍一空。4 G3 g/ G9 q% @) o: T q6 w, B
案发后,当民警找到被骗当事人了解情况时,对方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这个陈某,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假警察啊!”
& c5 O3 _" U1 P7 L5 X0 E就连陈某自己也因“入戏太深”,在接受讯问时称,“有时候走在路上,我也觉得自己是一名缉毒民警,每天都在抓毒贩。”8 V% W, x" P% I
目前,陈某已经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的办理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