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网

查看: 849|回复: 0

[焦点话题] 盐城:生态打底 争当绿色转型典范

[复制链接]

229

主题

245

帖子

817

积分

初二

Rank: 9Rank: 9Rank: 9

好评
50
金币
474
激情
98
注册时间
2021-6-22
发表于 2021-8-27 08: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生命共同体、经略海洋、绿色发展、双碳、世界遗产……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发展理念热词成为江苏沿海发展的生动注脚。7月11日至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7月17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开幕。这两个以生态为主题的国际性高端会议,以及五分之一的边会,都涉及到江苏沿海、世界遗产等重大议题,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发展的主要板块、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城市。
  不断扩大的“生态朋友圈”里,盐城“好生态”格外亮眼——不仅有独一无二的世界自然遗产,“盐城蓝”同样让人打开心扉。7月1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1至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至6月,盐城空气综合指数3.40,居全省第一。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盐城列第19位,成为江苏唯一进入全国前20位的城市。
  “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典范,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省委对盐城提出的殷切希望。8月16日,盐城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曹路宝说:“盐城将紧紧抓住‘绿色转型’这一大势和风口,以转型实现跨越,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深刻变革,加快绿色产业的培育,做大生态‘绿色财富’,提高社会‘绿色福利’,让黄海湿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热度不降,好生态成就最具特色城市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至今还保持着高热度, ‘十四五’期间仍将是热点。”出席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遗产大会及相关边会,盐城市代表团颇有感触。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世界遗产地及提名地是多种濒危候鸟的重要停歇、越冬或繁殖地,其突出全球普遍价值,不仅体现在江苏的平台,东部沿海的平台,更多的是世界的平台。”在世界遗产大会“世界自然遗产与生物多样性”边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理事会主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章新胜认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中国将于2022年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遗产地。
  盐城申遗,实现了滨海湿地与发达城市经济融合共存,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滨海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成熟最具生态功能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全球有约2/3的城市和近70%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区域。盐城黄海湿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世界提供了样本。
  把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底色和不懈追求,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品牌,盐城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让生态优势更加彰显。如今,“好生态”已成为盐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
  好生态是“奋斗出来的”。盐城将好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年通过减排、降尘、添绿,盐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去年,盐城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历史性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突破,打造国内首块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申遗成功已两年,盐城世界遗产依然这么“热”,为何?如果说申遗成功,让盐城滨海湿地更加吸引世界的关注,那么,后申遗时代,盐城积极探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的扎实举措,则让“热度”持续升温,最终转变为中国新发展理念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
  申遗成功后,盐城兑现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承诺,迅速划出720亩专用地,打造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这是全球保护联盟团体携手盐城,把国际观测的方法、保护理念落在这片栖息地,最终形成可供全球学习借鉴的好方法。在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不断消失和退化的今天,盐城将围填海面积的20%拿出来用作生态保护,这720亩“家园”受到鸟儿们的欢迎,如今,这里的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目前已达410种。
  新突破,还体现在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上。2017年起,盐城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4届,这个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了建立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城市联盟,以及加强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形成共识。
  世遗保护是系统工程。盐城制定实施《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让世遗保护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同时,盐城实施“政产学研”一体化的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成立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黄海湿地研究院、湿地学院等,全面支撑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更多人亲近湿地、走近世遗,盐城将市区老火车站改造成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并建设湿地博物园。随着系列中小学湿地教材的编写、世遗进百所高校等活动的开展,保护生态的种子也在青少年心中扎下了根。
  有力有为,“五大计划”引领绿色发展
  “黄(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盐城市委市政府走在了环黄(渤)海四省两市的前头。”盐城主动担当,得到章新胜多次点赞。作为长三角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接下来,盐城将推出“五大计划”,在生态外交、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地区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再作探索。
  “3×5计划”。以实现17项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美丽中国为基本愿景,盐城将实施5轮三年行动计划。目前,第1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在申遗的第一个三年实现。2019年申遗成功,第2个三年行动计划也随之开启,至明年结束。接下来还将实施第3个三年行动计划。
  “大于50%行动计划”。去年盐城新能源“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超47%,成为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今年上半年,“绿电”发电量增长26.7%。接下来,盐城将在中国东部城市中实现“绿电”大于50%的计划,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1+N计划”。通过申遗第一期遗产全面构建与滨海国家地区的合作,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盐城正致力于将国际性的会议上升为国际滨海论坛,以推动更多生态话题的研究。
  “降级计划”。盐城麋鹿种群有6100多只,占世界麋鹿种群数60%以上。“十四五”期间,盐城将实现麋鹿种群过万只的目标,按照IUCN濒危名录中濒危物种等级,麋鹿受威胁程度降为易危。
  第5个计划关联着3个英文词。即通过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以NBS(基于自然的修复)、EOD(基于生态的开发模式)为基础,推动创造更多的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以丰富的生态财富和公共产品,来支持绿色地球和生物多样性。
  从景观展示到保护优先,再到文明转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盐城遵循新发展理念,一系列“硬核”保护举措为生态留白、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F& I$ t  P' t9 y  W& D

' l- o! G5 p; p9 e5 P

& s. r8 G1 z3 l: S
3 b, _2 o5 f* ]9 }( z: u* |

, B& t9 {" P; |

& t; u8 c5 z. X2 `- g, M*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苏公安网安备 32092402000185号 )

GMT+8, 2024-6-2 12:09 , Processed in 0.0223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