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4|回复: 0

[社会万象] 媒体:80后被指离婚狂 闪婚闪离最快速度仅25分钟

[复制链接]

5352

主题

1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好评
87
金币
10893
激情
811
注册时间
2013-5-28

活跃会员突出贡献QQ一键登录绑定

发表于 2015-6-15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失恋33天》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 R' C% \2 G% ?2 g7 \: H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离婚的时代之变——离婚似乎越来越简单易得。: v" g% P; \4 r: ?0 a( ?6 ~
根据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2012年增长了12.8%。这个增幅远远大于结婚登记的增幅,后者只比上年增长了1.8%。
( K& l% o- r1 x: R7 e/ F而另一个数字是,1990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只有80万对。
7 r& X" S9 @) f2 B% v( A: ?( P80后,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为离婚潮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这个群体约为2.2亿。这一群人常常被妖魔化,“人人都是离婚狂”,“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正走在离婚的路上。”
( O/ g+ s+ h) @& c, \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危言耸听。80后成为离婚主体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从26岁至35岁的人群,本来就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正经历婚姻阶段的初始考验。60后、70后已经过了离婚高潮期,更希望家庭趋于稳定保守,而90后还没有进入结婚潮。! e; c. s% \/ [! h; I; Z, n/ d
北京国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政,平时帮助北京市家事法庭汇总案例,他认为,现代开放的社会给人更多选择自由,加上80后比他们的前辈更少对传统的敬畏,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诉求。他们又是独生子女第一代,更强调自我满足,事业稍有所成,情感波动较多,离婚率高并不奇怪。
3 b; n# T/ i2 d- I而这部分人群中知识层次越高,离婚率越高。
! s: Z- ~- r; t9 j4 u2 W! y' q, q80后的真正特征,正在于它与改革开放相伴相随,是中国独特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与被塑造者。80后这一代,既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物质富裕、科技进步,享受着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现代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同时也遭遇到,社会分化明显、社会流动加剧、社会问题增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困境。0 U+ M6 j6 e2 {/ n5 L$ W
“作为社会急剧转型的产物,80后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多元化的和分裂的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春玲认为,“较之其他代,80后是一个内在矛盾凸显的群体。”7 T# g9 u! @9 k* H7 }5 W
有网友因此说,“80后的离婚原因,就像顶级钻石的切面一样复杂。”5 F( X! h  f; F, @, B- J1 H1 T
坚硬的自我
$ Y5 R. R0 ?8 c* @( F4 P“你的手机密码、QQ密码,为什么不能告诉我?”苏州女孩顾良,一度被前夫如此质问。前夫觉得,婚后必须坦诚相待,双方理应互相公开。为此,他主动将这些密码告诉顾良,以证清白。
" D; W: ~6 M- B) G  N- Y+ y9 W顾良却不愿意了,每个人都有隐私。她不心虚,但感觉不被信任。! W$ [, n4 S  X* C, w
前夫是这样劝说的:“既然没什么,为什么你宁愿维护一些无所谓的隐私,而不愿意给我一点点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呢?”
" M2 t" z- U6 m- k- I她几乎快要被说服。对呀,给了也无妨,反正问心无愧;转念一想还是不对,“既然问心无愧,就更不应该给了。”
* {  A7 C* A" _! A: X! n+ K; U“80后更注重自己的隐私吗?”在国内一家知名论坛上,有人这么问。45个回复中,大多是“信任更重要”“互相给对方空间”这样的句子。每逢春节,一份“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因集中了结婚、生娃、买房、工资等个人隐私问题,引起不少网友的吐槽与共鸣。
, f4 Q2 X" ~6 Q# `( J% N0 ^& 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宋蕾、李晓曾对全国1201名80后做问卷调查,结论显示,80后人生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前五个项目分别是“隐私、责任、相互依靠、成就、归属”,“中国人本来缺少西方式的基于个人主义价值的隐私观念,然而该研究则说明,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对国人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f  b3 s( d7 K1 @+ A80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扩招,80后的大学生比例、网民比例都远高于上一代。改革开放政策,又让社会财富开始积累、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多元,让80后的个人主义、权利意识更加凸显,拥有了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
" `$ u+ Z  M) b0 ?( O1 `哪怕在婚姻中,顾良仍坚持着一些自己的“底线”。比如,她不愿意为丈夫洗内裤。内衣内裤这种,她觉得太过隐私。她不怎么查岗,也很少干涉丈夫的经济或财务状况。
3 @' W  S! ~8 i$ K6 r然而,在公公婆婆看来,这却是顾良最大的“罪状”。双方闹离婚时,公婆将这条拎了出来:“连我们儿子的内裤都不肯洗,你怎么还敢说爱他?”——婚后的丈夫在父母家住时,内裤还是婆婆洗的。
0 V7 Y/ F4 X) f/ r" j至于经济互不干涉,公婆则看作“你根本不关心他、不在意他,结了婚和没结一样!”
/ K: K3 |) S6 q6 t/ \5 A* p“可是,我给了他这么大的自由啊!”顾良同样委屈。
  e" t) {  B7 i* e1 Q( D手机密码、QQ密码,她一直不愿意给。有一次,趁她不备,丈夫抢去手机,自行修改了登陆密码,开始查看她的聊天记录。为此,两人大吵一架。3 U. |8 x' u" H
“大家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分享的意识比较少。”回忆自己的婚姻生活,顾良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真正让她介意的是,在为了家庭付出多少的问题上,两人都有些斤斤计较。4 K7 ~$ S9 J& g% [! F0 N
比如,两人结婚时仍在异地生活,相距约3小时车程。每个周末,都是顾良去丈夫所在的城市,但丈夫从不主动过来,两人渐渐有了分歧。从每周去一次,变成隔周去一次,最后一个月都不去,她越来越灰心,“凭什么只有我过去,你却不过来?”
# ~8 n& T+ d; E" I, D丈夫则纠结于共同存款。两人计划要孩子之前,曾讨论过存款计划。丈夫说,自己每月存五千元钱,顾良存三千。顾良是公务员,每月收入不过三千多点,表示反对。丈夫坚持,如果顾良不存,他也不存。结果,这个问题没谈拢,存款计划最终流产。
& O+ v" X+ W4 J$ R( X夫妻两人都不愿低头,一度关系闹僵。有几次,顾良还是开车3小时去丈夫所在的城市,却不愿意主动告诉丈夫,在新房里孤零零地过个周末,再自己开车回来,“当时我认为,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而他不是应该主动回到自己家吗?”/ u" E0 L2 X. ^# @! r( p
如今,离婚后的顾良偶尔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姿态是不是应该放低一些?为了这些小小的、坚硬的自尊,值得吗?思考再三,她的答案还是,“不能委屈求全,要有自己的底线”。. N3 h: I* ?0 Z2 J8 b
“我觉得80后跟父辈不同的一点就是,不愿意凑合。觉得不合适了就不在一起了,不像我们上一代那样,即使不合适也为了种种原因可以凑合一辈子。”一位离婚者这样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留言。: E) {) g" }" J# x) x
不过,80后有时候也太不“凑合”了。从业十多年的北京市怡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白宇,曾接触过一对80后夫妻。三十多岁的双方都是公务员,离婚没有外因,就是为了谁洗碗、谁做饭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打架,互不理解、互不信任,最后对簿公堂。
- E3 g" O( p1 |这对夫妻的小心思让他啼笑皆非。两人担心的是同一件事,“我今天刷碗了,就意味着今后都是我刷碗了”。
: V( q) C+ o- N- J还有其他莫名其妙的离婚原因。北京国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政,曾见过一对1989年出生的小夫妻,因为变形金刚分配不公平而诉至法院。两人对于财产分配没有异议,各自父母置备的各自拿走,争吵到最后,还是为了变形金刚的归属。* s/ d+ W% s& S2 s" e/ a1 p: Z4 R: K& O
坚持自我也是一柄双刃剑。特别是对于80后来说,他们是传统教育与现代观念冲击下的矛盾体。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兄弟姐妹,集体生活经历少,更看重自我感受,不愿意吃亏、不轻易付出,很少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让80后的婚姻生活暗礁重重。
: @1 W6 y$ x- h" o在婚姻中试错/ s* {# v, f( n( ^# p2 M9 O! X; a
“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在大学都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儿女恋爱,而且要结婚。”这是网上流传着80后作家韩寒的一段话。下一句是,“想的很美啊。”1 [1 K- h& ?; ]  b* U8 E$ v+ \( k
不得不承认,80后是缺乏情感经验、婚姻教育的一代。年纪轻时被阻止早恋,工作后却被催促婚姻。“与之前几代相比,他们是改革之后的第一代;而与后一代相比,他们则成长于改革尚未全面推开的初期。”李春玲说,“两种体制的并存、纠缠与渐变,口号与实践的矛盾与断裂,内在地撕裂着这一代人,使他们总处于一个尴尬且自我矛盾的境地。”, A8 Q2 C- }7 B& z. ~$ p0 U. Q8 `
35岁的北京男人汪波结婚时,对方是他的初恋——尽管隐隐地,他心里始终有个小疙瘩。' Q7 g% s* U! o, }9 d
妻子曾有一任男朋友,是汪波的同事兼好友。这事儿是汪波婚后才发现的,两人坚称没有再联系,但深感被背叛的汪波,始终没法说服自己。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醒来就会想到这件事,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似地堵着。
: K9 ]6 g2 V/ q这成了两人婚姻生活的一抹灰暗底色。磕磕碰碰地过了几年后,妻子出轨,两人离婚。
+ V4 {8 f: ?# N1 b5 }1 v- f3 T“也许那个时候,我不应该那么耿耿于怀。”如今,汪波开始反思自己。  l" t3 L) t1 v1 n
可是,那时候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办。他在父母的恋爱禁令中度过了大学时代。只有一位暧昧着的暗恋对象,两人成了笔友。除此之外,几乎没有恋爱经验。彼时的大学里,大学生恋爱同居,可能会被校方认定“违反校纪校规”,严重的还会被勒令退学。6 b7 ]' |4 u3 ~
他的童年里,父母之间很少表现亲昵。初二时有生理卫生课,男女性器官的图片赫然印在教材之上,他们被要求自学该课程。高三上青春期教育,老师语焉不详。还有一位以严苛闻名的班主任,如果放学路上看见一男生一女生并肩前行,会特意走进两人中间,把他们强行分开。
( y9 O9 @0 I) K* s离婚后,汪波认识了一位90后女生。对方告诉他,自己已经有过4任男朋友了。汪波很惊讶,但这位女生不以为然,恋爱也是需要经历的,“这样才慢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 a+ A+ d4 Q5 V, P0 j# U
“我们这一代,没有在恋爱中成长,结果直接在婚姻中试错。”汪波大为震动。/ H9 _5 L# S; F- B, x$ l3 ?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离婚家庭咨询师王军,从事婚姻工作二十多年。他曾见过一对特别的夫妻,双方都是初恋,但婚后一直没有发生亲密关系。妻子是女强人,很少顾家。后来,丈夫出了轨,与邻居接触后才了解,原来幸福并不是自己生活的样子。3 ]  k3 Z% B2 y4 b, s
“类似的情况,容易发生在很多初恋步入婚姻的男女中。他们本来就缺少比较和选择,事实上是有问题的。”王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 D- H4 d: W
# @9 W6 R: _6 I5 p6 B
  ]$ v, D) r  z2 P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选择和诱惑往往太多了。出轨与劈腿,成为80后离婚的一大原因。刘政律师经办的离婚案中,第三者大多是夫妻双方身边的同事、朋友、下属,“这个年纪的男女,已经过了上网找刺激的年龄,因此与想象中不同,网恋、一夜情都不完全算是离婚的导火索。”
/ z6 X% a9 ?4 Y: m刘政说,多打个电话、吃顿饭、发条短信,可以带给自己兴奋与心跳的情感体验时,没有人会拒绝,但也不会主动切断按钮。只有发展到有实质性进展时,人们才会有道德压力感,原始情感很好的夫妻,有的会向左转,回归家庭;反之则向右转,最终发展到离婚,不可收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 )

GMT+8, 2025-8-20 17:42 , Processed in 0.0802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