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射阳网编辑 于 2021-6-6 15:11 编辑 $ h. I) ~" X, c, ~1 l
! t- T- F4 \5 V! B! N D射阳:传承红色基因 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 r! j+ b; I7 l. B1 ]
“向爷爷致敬,敬礼,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继承革命传统。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老党员的精神血脉…”5月26日,射阳县临海镇苇荡小学少先队员,来到该镇新东村96岁老人仇标家中,聆听老人充满激情地讲述他17岁参军、20岁入党,参加过20多次大小战斗的故事。孩子们为老人佩戴红领巾,歌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表达少先队员对老党员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祝福。 8 A& c* L6 [; m3 H+ c
/ P) S+ S# q8 w, b( i' J; V6 r9 x% w( U g
同学们在听老爷爷讲故事 ! {1 J+ {+ d0 M% _$ u( o; n
* K3 i9 F. a2 E7 `) {7 p
* J0 u: Q8 ]5 t1 M: G2 B5 d6 { j
同学们向党旗敬礼
# ^4 s: o: \8 T& T! V6 b" u7 o
6 v+ P8 o4 N% n
, b. U5 P/ L- E; m* B5 p0 F同学们给爷爷系上红领巾 1 G5 o- w( H) b; E7 R$ X# s
今年96岁高龄的仇标老人前两年患病,导致记忆模糊、耳背等,在家人的沟通下,仍回忆了他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 ~! Y/ ^; L8 ]1 z, Q# N' F4 t
他生于1926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那年他看到叔叔和表哥去区里报名参军,他也跟去玩,到报名登记处,部队首长看他站在一旁,那时他个子矮,首长开玩笑地说:“小家伙,你也是来报名参军吗?”一句话提醒了他,“对的,我也要去当兵,你们收吗?”首长问:“你多大?”“我17岁了,”开始部队首长不同意,在他叔叔表哥的恳求下,首长批准他参军了。到部队知道是102师,是黄克诚的老三师,从那时起,他走向从军的革命道路。 孩子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用手中笔认真地记录,不愿错过每一个细节。 刚到部队,由于年龄小、个头矮,经常做的事就是帮炊事房做杂差。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参加了八滩战斗,他帮助传递情报、协助运送弹药,出色的完成任务。从那以后,他跟随部队参加涟水、益林等战役,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无数次穿过枪林弹雨,将生死抛在脑后。1946年担任班长,同年在指导员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他刚20岁。 # t5 K- z: Z7 Y# I% r9 ?, `
1948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和黄圩、陈集、石塘等战斗。1949年初,随部队南下参加高邮、靖江、江都等战役,由于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排长。 1949年4月为配合部队解放上海的外围作战,进驻崇明岛,负责警卫电台通讯工作,担任警卫连副连长。全国解放后,部队驻扎在南通海门,承担保卫新中国建设的任务。1952年102师改编为农建第四师,从海门开进苏北射阳县临海的六垛境内,后设立国营淮海农场。刚到这里,团里开办了文化学校,让识字不多的人员参加学习,他在学校学习了两年。 1955年,他向组织申请,要求退役回乡,经组织上研究批准了他的请求。回乡后,仇标历任了临海公社新渠大队治保主任、大队长、大队书记等职,在大队一干就是33个年头。带领干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心为改变家乡面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老人深情寄语。
7 }2 @$ Y9 @3 j+ t) {
“今天当我为爷爷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向他致敬时,我感到无比光荣!”六(二)班学生秦月含说。 苇荡小学校长王玉来告诉记者,通过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小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 D+ {# ~; d* F L2 p. a: ?
通讯员张同祥 陈冬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施广权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3 M; f& A% x0 J+ F4 F' J2 U% ]. p& N, a1 W3 b
|